高血壓與糖尿病是一對難兄難弟。我國門診高血壓患者中,24.3%合并糖尿病[5]。郭藝芳教授提醒,糖尿病合并高血壓會使患者心腦血管事件風險顯著增加,降壓治療則可有效降低其全因死亡率。因而,糖尿病人群適當嚴格地控制血壓是有益的。

指南建議,糖尿病患者的降壓目標為<130/80mmHg(IIa,B)。SBP130~139mmHg或舒張壓(DBP)80~89mmHg的糖尿病患者,可進行不超過3個月的非藥物治療。若血壓不能達標,需要采用藥物治療。
血壓≥140/90mmHg的糖尿病患者應在非藥物治療基礎上立即開展藥物治療;伴微量白蛋白尿的患者應立即開始藥物治療(I,A)。
首先考慮使用ACEI或ARB[6];如需聯合用藥,應以這兩類藥為基礎(I,A)。但ACEI和ARB不應同時應用。
治療時機和降壓目標
SBP130~139mmHg或DBP80~89mmHg的糖尿病患者,可進行不超過3個月的非藥物治療。如血壓不能達標,應采取藥物治療;
血壓140/90mmHg的患者應在非藥物治療基礎上立即開始藥物治療;
伴微量白蛋白尿的患者應立刻開始藥物降壓治療,更加積極地使用ACEI/ARB,這樣在降壓同時還可降低尿白蛋白排泄量,使患者更多地獲益;
糖尿病患者的降壓目標推薦為130/80mmHg;
老年或伴嚴重冠心病的患者,推薦采取更寬松的目標值140/90mmHg。
藥物選擇和應用
首選ACEI或ARB;如需聯合用藥,應以ACEI/ARB為基礎加用利尿劑或二氫吡啶類CCB,合并心絞痛可加用BRB;
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癥者慎用利尿劑;
反復低血糖發作者,慎用BRB,以免掩蓋低血糖癥狀;
BRB和利尿劑需小劑量應用;
有前列腺肥大且血壓控制不佳者,可使用α受體阻滯劑;
血壓達標通常需要至少2種藥物的聯合治療。
此前美國更改高血壓指南時,有人疑惑:為何美國新版成人高血壓指南將高血壓診斷界值下調到130/90mmHg,但美國糖尿病協會近期頒布的糖尿病診療標準中卻仍將≥140/90mmHg作為糖尿病高血壓的診斷界值,那么,對于我國高血壓合并糖尿病患者應如何界定?
郭藝芳教授對此表示,根據我國指南,無論是普通高血壓患者,還是合并糖尿病的高血壓患者,其高血壓診斷標準均為≥140/90mmHg。但是,診斷標準不等于降壓目標,對于高血壓合并糖尿病的患者,指南依然建議血壓控制在130/80mmHg以下,以最大程度降低各種并發癥的風險。
此外,比起以往指南,新指南更加強調的一點是,高血壓合并糖尿病患者應更加積極地篩查尿微量白蛋白,這一信號不僅反映早期腎功能損害,也提示全身動脈粥樣硬化性疾病風險有所增加。早期關注這一指標并積極干預,可延緩CKD發生,有助于降低全身動脈粥樣硬化風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