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<td id="5mhgt"><option id="5mhgt"></option></td>
        <track id="5mhgt"></track>
        <p id="5mhgt"></p>
            <table id="5mhgt"></table>

                <tr id="5mhgt"></tr>
                當前位置: 糖尿病前期 > 糖尿病前期基礎知識 > 聊聊老年糖尿病的幾個誤區

                聊聊老年糖尿病的幾個誤區

                作者: 來源:39健康網 時間:2019-02-22 16:44:15

                     中國已進入老齡化社會,按照我國的人口基數來算,我國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國家,根據《2016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》的數據,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有2.3億,占總人口的16.7%;65周歲以上人口1.5億,占10.8%。因此,這個群體不容忽視。
                  隨著年齡的增加,身體器官和各方面的機能都會下降,糖尿病就是一種年齡相關的疾病,因此老年糖尿病患病率高,50歲以上約3倍于總人口的患病率,60-70歲為患病峰齡,2007至2008年我國流行病學調查數據顯示,老年糖尿病的患病率為20.4%。那么。老年糖尿病有什么特殊性呢?今天借此機會,我們來談談關于老年糖尿病的幾個誤區。
                 
                  誤區一:常規體檢血糖正常就萬事大吉
                 
                  1.至少30%的漏診率:常規體檢篩查糖尿病至少漏診30%-50%。
                 
                  從預防醫學的角度來說,對于疾病早發現、早治療是收益最大,經濟成本最低的,對于糖尿病也一樣?,F在大家的健康意識較高,定期會進行健康體檢,但是對于老年糖尿病的篩查,單純的健康體檢可能會漏掉一部分的糖尿病或者糖尿病前期患者。
                 
                  老年糖尿病患者起病隱匿,癥狀不明顯,很容易漏診。不少老年人空腹血糖正常,僅僅存在糖耐量減低(IGT)的情況,而常規體檢都是篩查空腹血糖,大家認為自己的報告中血糖值正常就肯定沒有糖尿病,這是一個錯誤的觀點。
                 
                  有數據表明,新診斷的老年糖尿病患者中30%-50%表現為空腹血糖正常,僅餐后血糖升高。而老年糖尿病患者常無臨床表現,有的患者僅有一些非特異癥狀,而被誤認為是正常的衰老。這些老年常常因為糖尿病并發癥而首診于非糖尿病???,如果因視力減退而首診于眼科;因高血壓、冠心病首診于心內科;因腎病首診于腎內科;因下肢壞疽首診于外科等,這時候血糖異常已經發展到相對嚴重的程度。
                 
                  2.哪些人需要進一步篩查血糖:中國2型糖尿病預防專家共識這樣說。
                 
                  2013年8月中華醫學會內分泌學分會的《中國成人2型糖尿病預防的專家共識(征求意見稿)》中提到2型糖尿病是由糖尿病前期發展而來的,糖尿病前期可以被認為是一種標志或分水嶺,對于存在糖尿病高危因素的人群應該進行空腹血糖(FPG)或任意點血糖(RPG)篩查。建議FPG≥5.6mmol/L或RPG≥7.8mmol/L應進一步進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(OGTT)。這個共識說還提到,對于老年人群來說,因為FPG<5.6mmol/L或RPG<7.8mmol/L時不能完全排除糖耐量異常(IGT)及餐后血糖升高,因此老年及其他高危者(確診冠心病或合并較多危險因素)也建議行OGTT明確血糖代謝情況。
                 
                  誤區二:老年糖尿病患者將血糖控制得越低越好
                 
                  糖尿病患者應該盡量將血糖控制達標,但和高血糖對應的低血糖也需要被關注,尤其是老年糖尿病群體。老年糖尿病患者發生低血糖的風險增加且對低血糖的耐受性差,更容易發生無意識低血糖、夜間低血糖和嚴重低血糖,出現嚴重不良后果。因為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控糖目標并不是越低越好,需要根據個體情況制訂個體化方案。
                 
                  1.這些患者要放寬控糖目標:對于伴有認知功能障礙(2017版的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建議對65歲以上的老年糖尿病患者每年進行1次抑郁狀態和認知功能的篩查)、自主神經病變、或服用β受體阻滯劑,或有反復低血糖發作史的患者尤其需要警惕嚴重低血糖的發生,這些患者應適當放寬血糖的控制目標,盡量選用低血糖風險低的降糖藥物,并嚴密監測血糖變化。
                 
                  2.個體化的降糖方案:老年糖尿病患者的降糖治療應該是在安全的前提下的有效治療。健康教育、合理飲食、安全有效的運動應該貫穿老年糖尿病治療的全程,根據患者的健康狀況給予不同的降糖目標,具體見表1。
                 
                  誤區三:老年糖尿病患者也要“少吃多運動”
                 
                  我們常常會告訴糖尿病患者控制飲食,加強運動,這對應的是糖尿病“五駕馬車”之飲食治療和運動治療措施,那么對于老年糖尿病患者這樣的建議也合適嗎?如果沒有細節說明,簡單地給出“少吃多運動”,可能并不利于病情控制,反而適得其反。
                 
                  1.不科學的節食加重病情:老年糖尿病患者除了血糖代謝異常之外,往往還合并有高血壓、高血脂等情況,對于體重超標、肥胖的患者來說,控制飲食量很有必要,但是如果簡單地采取節食的方式并不可取。首先,“少吃”并不代表“不吃”,一些患者簡單地把這句話理解為不吃主食,一些血脂高的患者不吃肉或者完全采用水煮菜,這些做法都不可取。
                 
                  不管什么樣的代謝情況,都需要科學飲食,在控制總能量攝入的情況下,需要讓食物均衡,種類齊全,避免因飲食不當造成新的健康問題。另外,老年人容易出現肌肉衰減綜合征(肌減征),原因在于隨著年齡的增加,肌腱硬度下降、肌束縮短、肌肉功能下降,因此老年人的飲食原則和年輕人的也不太一樣,老年人群建議增加蛋白質的攝入量,研究推薦我國老年人蛋白質的攝入量應維持在每天每千克體重1.0~1.5克蛋白質攝入,并適量增加富含亮氨酸等支鏈氨基酸的優質蛋白質,牛肉、蝦仁等食物中富含亮氨酸,可以適當選擇。老年糖尿病患者往往合并肌少癥,因此也需要注意這個問題。
                 
                  對于一些消瘦的糖尿病患者來說,要找到導致消瘦的具體原因,在消除原發疾病的同時通過科學飲食方式讓體重達標。
                 
                  2.運動安全性非常重要:運動有利于平穩血糖,但是老年糖尿病患者的運動處方也要因人而異,更強調運動安全性,運動適宜即可,并非運動得越多越好。避免空腹運動,運動前后要加強血糖監測,預防低血糖的發生。
                 
                  老年人平衡能力下降,可能出現跌倒等情況,因此運動場所、運動形式的選擇很重要,對于老年糖尿病患者的運動,我們不能僅強調運動本身,更多得要告訴患者運動的方式和注意事項。對于存在并發癥的患者應該根據其疾病特點選擇不同的運動,揚長避短,達到安全健身的目的。

                版權聲明:凡本網注明“來源:糖友網”的所有文字內容及圖片,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、鏈接、轉帖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布。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。獲取授權、投稿及合作請聯系:010-51099090轉824

                相關推薦
                亚洲真人无码永久在线观看|亚洲午夜国产精品无码老牛影视|国产欧美精品一区AⅤ|亚洲色无码中文字幕yy5199|2018欧美日韩高清一道
              1. <td id="5mhgt"><option id="5mhgt"></option></td>
                    <track id="5mhgt"></track>
                    <p id="5mhgt"></p>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<table id="5mhgt"></table>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<tr id="5mhgt"></tr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