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例1:王某,50歲,男性,既往無糖尿病病史,外傷后致足部潰爛,經積極治療后15天,傷口愈合。
病例2:楊某,50歲,男性,有糖尿病病史10年,外傷致足部水皰后潰爛,反復治療后,60天傷口才愈合。

同樣是足部傷口,為什么楊某的傷口愈合需要這么長的時間?原因就是楊某是糖尿病足。
什么是糖尿病足
糖尿病足的定義是糖尿病患者踝關節以遠的皮膚及其深層組織破壞,常合并感染和(或)下肢不同程度的動脈閉塞癥,嚴重者累及肌肉和骨組織。
糖尿病足的危害
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致殘、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,也是造成社會沉重負擔的重大公共衛生問題。據估計,全球每20秒鐘就有一例糖尿病患者截肢。糖尿病足患者5年死亡率高達32.7%。
糖尿病足危險這么大,我們只有早發現,早治療,才能夠早獲益。
哪些人需要篩查糖尿病足?
對于有以下危險因素者都需要常規篩查糖尿病足。
整體危險因素
男性。
吸煙。
糖尿病長病程,尤其是10年以上。
視力障礙。
糖尿病腎病。
糖尿病合并腦血管疾病和周圍血管疾病。
代謝紊亂、低甘油三酯、低膽固醇,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降低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升高,低白蛋白血癥、高尿酸血癥、貧血、肥胖、血清膽紅素、胱抑素C及纖維蛋白原水平。
低教育水平、低收入、缺乏運動、離異等糖尿病患者。
局部危險因素
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。
糖尿病下肢血管病變。
足畸形。
既往有截肢(趾)病史。
下肢靜脈功能不全。
怎樣篩查糖尿病足
推薦到當地內分泌科或糖尿病足病診室系統檢查。
1.重點足部體格檢查
足踝部的任何生物力學異常表現,足踝部關節活動情況;足踝部感覺及動脈搏動;皮膚檢查包括皮溫、是否存在干燥、皸裂、變色、硬結、水腫、真菌感染、胼胝等。
2.實驗室及輔助檢查
常規檢查包括:空腹血糖、餐后血糖、糖化血紅蛋白(HbA1c)、肝功能、腎功能、電解質、血脂、血常規、尿常規、尿微量白蛋白/尿肌酐和24小時尿蛋白定量、C反應蛋白及紅細胞沉降率等;心電圖,步態及足底壓力檢查。
3.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篩查。
4.糖尿病下肢動脈病變篩查。
糖友知道怎么篩查糖尿病足了嗎?